数控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广义的切削工具既包括刀具,还包括磨具;同时“数控刀具”除切削用的刀片外,还包括刀杆和刀柄等附件。
国产数控刀具替代市场空间
在贸易摩擦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之下,以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为代表的高端客户为确保供应链安全,对国产刀具尝试意愿加强,为国内数控刀片企业带来了成长机会,2020年国内刀具市场国产替代空间约为130亿元,国内刀具企业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十四五”期间刀具消费市场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迈上新的台阶。中国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重较低,伴随数控机床发展有望提升,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31亿元。
硬质合金刀具被称为“工业的牙齿”,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是一个基础性行业。刀具、机床和工件组成了切削加工的工艺系统,其中刀具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切削加工的可能性,同时也影响切削加工的生产效率、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
2022全国数控刀具市场发展前景
中国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重较低,伴随数控机床发展有望提升,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31亿元。发达国家数控刀具与数控机床协调发展,刀具消费额约为机床消费额的50%左右,而国内由于机床总数控化率较低,刀具消费额占比较低。假设伴随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在2030年中国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额占比有望达到37%,同时中国机床消费额以1.5%CAGR增长,中国刀具市场规模有望在2023年达到631亿元,2020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4.14%。
全球市场空间约237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421亿人民币元。根据QYResearch数据,全球金属切削工具市场规模达到了237.3亿美元,预计在2020至2027年间将保持4.8%复合增长率,并在2027年达到329.5亿美元。中国刀具消费规模在2005至2020年间保持7.75%CAGR增长,2020年约为421亿元。考虑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不改,“十四五”期间刀具消费市场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迈上新的台阶。
数控刀具应用在数控机床上。工业母机是2021年的一大热点,今年以来,工业母机产业迎来新的上行周期,多家产业链上市公司订单呈现井喷式增长。从多家上市公司了解到,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裕,大设备或排产至明年一季度。
但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同样依赖制造业投资驱动,投资增速放缓风险仍需关注。不过,业内普遍认为,头部企业在这轮周期中优势将有所扩大。
对于工业母机概念板块未来的投资价值,多位相关行业公司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提升,国内中高端制造业离不开工业母机。把周期拉长至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和“芯片”产业发展逻辑类似,要做到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空间很大。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