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间,翔鹭钨业(002842.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1亿元,同比增长3.24%;归母净利润1838.3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277.65%。这一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硬质合金订单增长及光伏用钨丝产能释放,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仍为负值,需关注后续经营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钨制品全产业链收入达9.31亿元,其中硬质合金、碳化钨粉等传统业务贡献超90%营收。受益于光伏行业需求增长,公司光伏用钨丝产能逐步释放,带动毛利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0.35%,较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26%升至2.03%,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公司重点布局光伏切割用超细钨丝,线径28-35μm,抗拉强度达6000N/mm2以上,已配套隆基、通威等头部企业。2025年上半年,光伏钨丝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约5%,目标替代传统金刚线市场。通过引入AI视觉质检技术,产品良率提升至70%,成本较进口产品低15%。此外,公司年产300亿米光伏钨丝项目正在推进,预计2025年产能释放至100亿米,年增收入3.6亿元。
尽管盈利改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944.24万元,同比减少213.16%,主要因原材料采购支出增加。截至6月末,存货账面价值达7.81亿元,占净资产72.14%,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3.78%,存在减值风险。此外,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长10.19%,资产负债率升至49.6%,偿债压力需关注。
半年报显示,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王成华、霍永涛等自然人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约2.48%。原股东潮州启龙贸易有限公司、国安伟大航路私募基金等持股比例下降,显示部分机构逢高减持。截至8月14日收盘,公司市净率(LF)2.9倍,市盈率(TTM)为负,估值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机构分析指出,翔鹭钨业光伏钨丝业务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放量,但需警惕钨丝价格竞争及技术迭代风险。若公司能维持70%以上良率并实现成本控制,2025年净利润或突破5000万元。不过,当前现金流压力及存货高企可能制约扩张步伐。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Jvh_GAyTwSHu-hlUt4QNw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