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紫金矿业(601899.SH/02899.HK)公告披露,其通过公开摘牌方式获得的安徽金沙钼业有限公司84%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正式取得对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的完全控制权。该钼矿保有钼金属资源量210万吨(含储量110万吨),平均品位0.187%-0.2%,是全球罕见的超大型未开发斑岩型钼矿,采矿权有效期至2053年7月28日,设计年产能1000万吨,达产后年均产钼约2.21万吨。
沙坪沟钼矿的收购标志着紫金矿业在战略金属领域的重大突破。该项目钼金属品位≥0.3%的资源量达72万吨,远超国内65%钼矿平均品位不足0.1%的水平,且矿体集中、成分单一,适合大规模地下开采。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建设期4.5年,预计2029年全面投产,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二大钼矿,助力紫金矿业权益钼资源量从92万吨跃升至290万吨,占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本次收购进一步扩大了紫金矿业的战略金属储备,提升了其在全球钼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对钼资源的集中掌控,企业市场话语权和产业影响力有望增强。
为延伸产业链价值,紫金矿业同日与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601958.SH)签署《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紫金矿业拟以原受让价加财务费用向金钼股份转让金沙钼业24%股权,转让后双方股权比例调整为60%:34%,剩余6%由金寨县城镇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双方计划共同出资设立冶炼公司,金钼股份持股51%,主导钼精矿冶炼及深加工,紫金矿业以矿山资源为支撑,协同下游冶炼环节,推动形成“采矿—冶炼—材料”一体化产业链。这一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加工和市场之间的衔接,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支持。
钼作为高强度、耐高温的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及半导体等行业。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钼材料的作用尤为关键。沙坪沟钼矿的开发将打破美日在高纯度钼靶材领域的垄断(全球90%市场份额由普兰西、东芝控制),有望提升国内制造领域关键材料的自给能力,减少对进口高纯度钼产品的依赖,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为我国新能源车、5G通信等产业提供关键材料自主保障。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利润超10亿元,内部收益率12.48%,叠加紫金矿业旗下巨龙铜矿、多宝山铜矿的副产钼,公司有望成为全球*大矿产钼生产商。
据悉,沙坪沟钼矿采矿权有效期长达30年,结合建设周期及后续扩展,矿山总服务年限可达94年,叠加紫金矿业计划发行100亿元可转债支持资源整合,该项目经济价值预计超6000亿元,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核心增长资产之一。
此次收购不仅增强了中国对钼资源的掌控能力,强化了中国在关键金属领域的战略地位,也有助于提升中国钼产业在全球的整体竞争力。随着资源与产能集中度提高,国内企业在国际钼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有望提升。
在新能源与制造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钼作为关键战略金属的地位持续凸显。沙坪沟钼矿的开发,不仅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撑。
从资源收购到产业链延伸,从资金投入到全球竞争,紫金矿业此次收购沙坪沟钼矿成为中国钼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该项目不仅改变了国内钼业竞争格局,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金属产业中的战略地位。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NrJrgMzOb2Dq30OWCynbQ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