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钨价格大幅上涨,电子产业链承压。据市场数据,截至10月底,LME铜价*高触及11200美元/吨,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超两成;中国钨业协会统计显示,前三季度钨矿石价格较年初上涨95%,达每吨28万元,创历史新高。
AI算力需求成核心推动力。机构指出,除宏观政策预期向好外,AI算力等高景气产业链是铜、钨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当前,半导体上游原材料环节正酝酿新一轮涨价潮,覆盖覆铜板(CCL)、铜箔、玻纤布、六氟化钨等多个核心环节。
覆铜板企业调价策略分化。生益科技表示上半年已完成一次调价,均值控制在10%以内,并已制定后续调价计划,产品价格将随原材料波动灵活调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6.14亿元,同比增长39.8%;净利润24.43亿元,同比增幅78.04%。其定价机制为“铜价+加工费”,若成本顺利传导,有助于扩大营收与份额。
南亚新材则暂未进行产品调价。公司称坚持战略伙伴合作模式,原物料保供能力强,可抵御价格冲击。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80.79%;扣非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82.10%。高端高速CCL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营收占比约20%,销售增幅显著。预计年底整体月产能接近400万张,上海N3工厂设计月产能80-90万张,具备生产灵活性。
铜箔厂商采取差异化应对措施。嘉元科技实施套期保值操作以对冲铜价波动风险,盈利聚焦于加工费而非材料价格。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50.71%;归母净利润4087.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锂电铜箔为收入主体,占比超八成,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应用领域集中于汽车。目前赣州龙南产线规划总产能3.5万吨,已投产超1万吨,可生产适用于AI服务器PCB的高端铜箔,但相关收入占比较低。
六氟化钨企业面临成本传导压力。华特气体表示采用成本加成模式,上游涨价将逐步传导至下游,但需经谈判协商,非即时调整。虽有“价格波动10%左右触发提价”机制,但周期因产品而异。公司受益于AI算力需求增长,面向半导体客户的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10%,其中六氟化钨表现明显。
中船特气作为全球六氟化钨核心供应商之一,证券部表示当前产品价格维持正常水平,未因钨价上涨而涨价,体现较强议价能力。公司六氟化钨产能为2000吨/年,为单体第二大特种气体产品,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存储芯片沉积工艺。其产品多按年度或长期协议定价,原则上协议期内价格不变。业内普遍认为,本轮涨价主因是钨粉价格近乎翻倍,导致下游气体企业成本承压。
产能布局紧跟市场需求。生益科技称现有产能满足当前需求,但将持续关注AI发展带来的长期趋势,不排除未来新增产线扩充产能。嘉元科技看好AI算力前景,目前提供铜箔技术支持。中船特气亦强调产能稳定,供应体系成熟。
后市展望:需求支撑强劲但周期性风险并存。卓创资讯分析师宋洪潇指出,2025-2027年全球精炼铜缺口预计将从25万吨扩大至60万吨,叠加能源转型、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等因素,铜需求年均增速预计达3%-4%。国海证券研报引用TECHCET数据称,2020年全球六氟化钨需求约4620吨,预计2025年将达8901吨,年均增速14%,主要受3DNAND层数增加推动。
然而,亦有观点提醒,半导体行业具强周期性,当前高景气可能随周期下行而减弱。若钨价回落,六氟化钨价格支撑将削弱,影响产业链企业盈利能力。”
链接: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4/6233095.html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