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商务部连续发布第70号、第71号、第72号三项公告,对今年10月9日实施的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进行调整。
其中*引人关注的是暂停了对美国出口镓、锗、超硬材料、石墨等两用物项的严格限制,有效期至2026年11月。
1、关键矿产:三则公告梳理
商务部此次政策调整涉及面广,时间集中,三条公告接连发布,形成了一套政策组合拳。
第70号公告发布于11月7日,宣布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10日,暂停实施商务部、海关总署今年发布的第55、56、57、58号公告及商务部第61、62号公告。
这些被暂停的公告于10月9日发布,分别涉及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部分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的出口管制。
第71号公告发布于11月5日,决定自11月10日起停止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实施反规避措施。
第72号公告发布于11月9日,决定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27日,暂停实施商务部公告2024年第46号第二条。该条款原本规定“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终用户和*终用途审查”。
2、战略物资:稀土、超硬材料与石墨
理解此次政策调整的意义,需要先了解稀土、超硬材料和石墨的战略价值。
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新能源、军工、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关键材料。
中国拥有全球*完整的稀土产业链,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发布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和稀土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超硬材料以人造金刚石为代表,被誉为“*硬*锋利的工业牙齿”。
2022年中国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占全球的95%。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发布第55号公告,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管制范围包括平均粒径小于等于50μm的人造金刚石微粉、平均粒径大于50μm且小于等于500μm的人造金刚石单晶等。
用于装饰、首饰的培育钻石不在管制范围内。
石墨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特别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组件。
中国控制着全球79%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在石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3、政策解读:从对抗到对话的转变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的核心实质在于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对美政策的转变——从对抗走向对话,从限制走向合作。
仔细观察这些被调整的措施,多数都是近期才实施的贸易限制。
以被暂停的第55号公告为例,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的出口管制于今年10月9日才发布,原定于11月8日正式实施,仅一个月后就被暂停。
这种“发布-暂停”的快速转换,反映出中国商务部在根据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灵活调整政策,是对外贸易政策更加成熟和务实的表现。
此次政策调整也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大部分措施暂停至2026年11月,为中美在关键资源领域的谈判设置了一年左右的“窗口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11月6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稀土等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中方依法依规开展许可审查,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予以许可”。
何亚东还强调,中方“将不断优化许可流程,积极适用通用许可等便利化措施,促进出口管制物项合规贸易,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这些表态表明中国的管制并非为了禁运,而是为了建立更透明、可预期的贸易秩序。
4、行业影响:从短期阵痛到长期利好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将对稀土、超硬材料、石墨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超硬材料行业在出口管制背景下原本面临短期挑战。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出口管制审批流程复杂且时间成本高,超硬材料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建立出口管制合规体系,短期内可能面临出口受阻。
但长期来看,出口管制利大于弊,将加速国内超硬材料产业的整合。
具备资源、技术、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将脱颖而出,部分中小企业可能被迫退出或被收购,随着行业整合,价格有望震荡上行。
稀土产业将受益于出口流程的规范化。
2025年以来,稀土行业已开始回暖。广晟有色(600259)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7249.87万元。
华宏科技(002645)半年报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7000万至8500万元,同比增幅高达3047.48%至3721.94%。
石墨产业,特别是锂电池负极材料厂商,将受益于对美出口限制的放宽。中国控制着全球大部分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此举将为国内石墨企业提供重要的市场窗口。
5、市场预期:上市公司业绩有望提升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这一系列贸易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
超硬材料板块的龙头企业值得关注。
黄河旋风(600172)是全球品种*齐全、产业链*完整的超硬材料供应商;力量钻石(301071)是国内*的人造金刚石产品供应商;四方达(300179)专注于超硬材料及其相关制品的研发。
这些企业有望在行业整合中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
稀土板块上市公司中报已经展现出业绩回暖迹象。
北方稀土(600111)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元到9.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882.54%到2014.71%。
中国稀土(000831)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亿元-1.76亿元,同比成功扭亏。
盛和资源(600392)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亿元到3.85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6851.70万元相比,实现惊人的业绩反转。
石墨相关企业也将从这些政策调整中受益。特别是锂电池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对美出口限制的放宽将为它们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6、前瞻展望:资源战略更加精准平衡
这一系列政策调整反映了中国在关键矿产资源领域更加精细化的管理策略。
中国不再采取“一刀切”的出口限制,而是通过“有收有放”的方式,既保障国家安全利益,又促进国际贸易合作。
对超硬材料等的出口管制,旨在将中国的产业优势转化为技术和战略优势。
中国在全球超硬材料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中国人造金刚石单晶产量占全球的95%。
通过控制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和贸易谈判中增强了话语权。
同时,暂停对美两用物项出口限制,是向美国发出的一个明确合作信号。此举直接针对此前贸易摩擦的焦点领域,有助于降低中美企业的合规成本与不确定性。
市场反应往往先于实体经济。在A股市场上,稀土、超硬材料、石墨等板块已开始涌动。
机构投资者正在快速调整仓位,布局这一政策转变带来的红利。
随着相关政策陆续正式生效,中美在关键矿产资源领域将迎来一波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企业带来商机,更向世界表明:对话与合作仍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旋律。
https://mp.weixin.qq.com/s/skyQUxA__sliAmFxN6VPbw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