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10月19-22日于株洲举行的2025年中国硬质材料及工具产业发展大会上,五家硬质合金企业荣获?“中国硬质合金行业成长标杆企业”?称号。这一荣誉旨在表彰这些企业在推动硬质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硬质合金作为现代工业的“牙齿”,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矿山采掘、航空航天、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此次获评标杆企业的包括: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精工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昆山长鹰硬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肯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五家标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产品创新与行业影响力在本次评选中脱颖而出。该公司展示了在机器人智能加工领域的技术突破,其开发的华锐智加工业软件基于*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库算法,能够实现加工过程全程检测和自适应提效。华锐精密的U系列超级通用型整体硬质合金铣刀和麒麟系列高温合金加工刀具等产品,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其中U系列具有“一刀多用”特性,可有效降低用户综合成本;麒麟系列则专攻难加工材料瓶颈,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硬质合金制品与矿用凿岩工具,拥有全球化布局和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优势。该公司产品已通过必和必拓、力拓等国际矿企认证,海外收入占比超过40%,抗周期能力强。新锐股份从硬质合金生产到矿山工具制造,再到耗材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使其成本优势显著,毛利率较同行高出5-8个百分点。其超粗晶粒硬质合金在新能源矿山开采中需求激增,2023年相关收入同比增长35%。
	株洲精工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作为硬质合金领域的专业企业,在细分市场表现出色。硬质合金行业已发展出按晶粒大小分类的多元化产品体系,从纳米晶、超细晶到粗晶和超粗晶,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精工硬质合金凭借对细分市场的专注,在硬质合金精深加工技术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顺应了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的趋势。
	昆山长鹰硬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硬质合金制造商,年生产能力达1000吨。在硬质合金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长鹰硬质材料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行业产业链整合趋势增强,长鹰硬质材料等企业通过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形成了自身的协同发展格局。
	株洲肯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在硬质合金耐磨材料领域具有特色优势。耐磨零件用硬质合金占下游应用的23.91%,是硬质合金三大应用领域之一。肯特硬质合金在这一细分领域的专注,使其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硬质合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硬质合金作为由难熔金属碳化物与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高性能材料,以其高硬度、耐磨性、耐高温等特性,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在传统工业领域,硬质合金刀具已占据切削工具市场的45%,其切削速度比高速钢高4-7倍,寿命延长5-80倍,广泛应用于汽车、通用机械、模具制造等领域。在矿山采掘领域,硬质合金齿、截齿等矿用工具占下游应用的25%,用于盾构机、石油钻探等。
	在新兴战略产业中,硬质合金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硬质合金刀具用于加工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部件;在新能源与半导体领域,光伏硅片切割用钨丝金刚线可降低损耗30%,半导体加工中对高精度硬质合金刀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硬质合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样功不可没,隧道工程、轨道交通等领域依赖硬质合金盾构刀具。国内超大直径盾构机的刀盘材料已实现国产替代,支撑了“西气东输”等国家工程。
	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硬质合金总产量从2016年的2.84万吨增至2023年的5.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9.46%。2023年,株洲市硬质合金产业集群营业总收入575亿元,在全国行业占比超过40%,规模位居亚洲*。
	产业前景与政策支持
	硬质合金行业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其发展水平对中国的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数控机床、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产业至关重要。未来,硬质合金产业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下游产业的快速增长为硬质合金行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等战略性产业将带动硬质合金工具需求量增长。
	制造装备及加工技术创新升级将促进硬质合金产品向高附加值拓展,国内生产商正朝着精密刀片、聚结多晶金刚石复合片等方向迈进。
	本土化进程加速,凭借技术提升、性价比优势及客户黏性,国产硬质合金已向高端市场延伸。
	产业链整合趋势增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企业优势更加凸显。
	政策层面,《中国钨工业发展规划(2021-2025)》聚焦超大型硬质合金制品和数控刀片等高端产品。2025年钨制品出口管制的强化,也正推动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结语
	五家标杆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硬质合金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转型。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政策协同,中国硬质合金产业将巩固全球主导地位,为高端制造与战略新兴领域提供关键支撑。
	正如2025年中国硬质材料及工具产业发展大会的主题“创新、智造、合作、共赢”所揭示的,在“政、企、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框架下,中国硬质合金产业将继续为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助力制造强国战略的实现。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3cas0YvBZcWEE1WFdqejQ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