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期间,一条产业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全国*的AR/VR硅基OLED金刚石切割设备,即将在黄石实现量产。它处理的,是未来AR眼镜、VR头盔中那片仅指甲盖大小,却承载着数百万像素的微型屏幕。切割这片屏幕的,并非传统的激光,而是一把无形的“钻石刀”。
这把“刀”,是全球显示行业争相攻克的技术高峰,也是“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中一个曾长期被“卡脖子”的环节。如今,它即将刻上“黄石智造”的铭牌。
带来这一技术突破的,是黄石籍企业家李裘骅和他创立的苏州威创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这位从黄石走出去的“技术尖兵”,如今正带领核心技术团队回到家乡,建设高端半导体显示设备智能制造基地。
一把手术刀的产业分量:破解“卡脖子”的战略突破
黄石,这座传统的重工业城市,曾面临老工业基地的共同课题:如何穿越产业周期,在新时代找到安身立命的新支柱?
黄石在作答时明确:不能满足于做“工业粮仓”,只输出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必须在核心工艺和关键装备上,拥有自己的“尖兵”部队。威创达项目,正是这样一支被寄予厚望的“尖兵”。
“我们的决策基于两点:一是赛道,二是时机。”开发区·铁山区相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威创达掌握的金刚石切割技术,正处于AR/VR爆发前夜的核心装备环节。引进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追赶,而是在一个新兴细分赛道实现了‘并跑’,甚至‘领跑’。”
对黄石而言,威创达项目的战略意义远大于经济规模。它像一枚精准的“楔子”,打入全球高端显示装备制造的核心圈层。
“这把‘金刚石手术刀’,是全球显示行业争相攻克的技术高峰,更是中国‘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中曾长期受制于人的关键环节。”威创达首席技术官向记者介绍,这一技术的“全国*”地位,不仅是企业自主研发的成果,更获得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出具的技术评估报告佐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技术专家描述,硅基OLED面板仅拇指指甲盖大小,却需切割出数百万像素单元,其厚度仅为微米级,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传统激光切割就像用烧红的铁丝切塑料,会产生热影响区,留下熔渣和微裂纹,对微型屏幕来说是致命缺陷。”技术人员现场演示对比,金刚石切割采用“冷加工”原理,利用金刚石超高硬度和耐磨性,在纳米尺度进行物理切削,切割面平整度误差不超过0.1微米。
这一技术突破的产业分量,远超单一设备制造。市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威创达项目让黄石在高端显示装备领域站上全国战略高地,是‘黄石制造’向‘黄石智造’转型升级的标志性项目。”
作为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威创达的量产将填补国内高端半导体显示装备的*,使我国在AR/VR微型显示面板制造领域摆脱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b5pipe5uR8DeAM9Mszkw
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不代表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的观点。中国硬质合金商务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